Photo Credit: Adi | One-FortyAdi利用在One-Forty創業課上贏得的獎學金買了兩隻羊,還為他們掛上牌子,特別註明這是One-Forty的獎學金所買。
所以我們再一次看到,明明是不理性的現狀偏誤,現在反而讓我們做一次好決策然後就把它忘了。有項研究顯示,在被問到對於年紀與種族看法時,參加正念練習的受測者對偏見的依賴程度低於未完成正念練習的對照組。
光是不同的標記,就會讓人進行不同的儲蓄和投資操作,說來似乎簡單到讓人難以相信,但正如喬治.羅文斯坦所言:「雖然看似無關緊要的過程,但指定用途確實會對退休儲蓄產生巨大影響。尋求獎勵是普遍都有的人類行為,但要是太過極端,貪婪形成精神內耗,會導致種種不利狀況,從主觀幸福感的低落到馬多夫(B. L. Madoff)之類的龐氏騙局都可能發生。文:丹尼爾・克羅斯比(Daniel Crosby) 【克服情緒影響的工具】 (一)不要想打敗情緒,而是融入情緒 許多武術是依靠借力使力來展開自衛,也就是利用攻擊者的力量來提升自己的優勢。發現冥想可以降低焦慮或許沒什麼好奇怪的,不過研究文獻還說它可以改變我們預期獎勵的思考方式。所以要把自己的懶惰、厭惡改變和過度情緒化等等缺點,變成是能夠幫助自己的好處,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曾國藩體情察意,明確認識到性情氣質不是固定的,都是會變的。」是不是一成不變呢?不是。Q:我們都覺得他的詩充滿了愛國情懷。
詼諧和大雅之作總是在一起,杜甫的作品所討論的面向很廣,這就是杜甫詩作的魅力所在,也是杜甫作品難以譯好的原因感動有很多層次,你會對一些平常卻具體的內容感動,當愈了解它的意涵,就愈會感受它豐富的精神內涵,而使你越發探求。詩人結社寫詩,互相分享詩作並且彼此回覆,這是一種非常社交的媒介,人們可以由此分享詩歌。年紀再大些,更能深刻地體會詩詞背後的感慨。
Q:你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唐詩,為什麼選擇唐詩呢?A:我幾乎對所有不同的文體都研究,但主要研究唐詩。學生背誦這些詩詞,是因為覺得這些詩聽起來很棒,但如果問詩的內容是什麼,他們就說不出來了,等到長大以後才能了解其中的意涵。
有關杜甫最早的一篇評論,出自杜甫死後十年出現的一本選集,該選集說讀杜詩覺得他是很有趣的詩人。詼諧和大雅之作總是在一起,杜甫的作品所討論的面向很廣,這就是杜甫詩作的魅力所在,也是杜甫作品難以譯好的原因。杜甫有大雅之作,也發表詩歌,有時也發表嚴肅的作品,但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他非常機智幽默,我覺得用機智來形容最為恰當,就像莎士比亞是一位很機智的作家。Q:對當時是一個小男生的你來說,為何能夠對李賀寫蘇小小故事的詩有這麼深的感觸?A:隨著閱歷的成長,我們對人生會有不同的體悟。
在探求過程中有個平衡,這個平衡會讓你遨遊其中而怡然自得。A:他有很多詩充滿愛國情懷,也有很多詩憂國憂民,但他的詩也有很多跟吃的有關。有時一些年輕的華人學生來找我,上了我的課,他們會用一種很吃驚的表情看著我說:「你不是華人,你怎麼懂得欣賞唐詩?」我就會說:「我從你爸媽還沒出生時,就開始讀唐詩了。看了之後才明白,這是首諷刺唐帝國統治的政治詩,我想是在談玄宗時期節度使的制度,戰爭打入首都而玄宗被迫出京,節度使卻沒來救駕。
我喜歡接受挑戰,也喜歡了解詩人的想法。我認為,一首好詩能夠以普羅大眾的角度讓人了解與欣賞,其中一定包含了很多背景知識和專業知識。
(編按:杜甫詩〈催宗文樹雞柵〉:「愈風傳烏雞,秋卵方漫吃。他生病需要吃烏雞補身體,就把蛋孵了,於是有了一百多隻雞,牠們到處跑……。
唐詩訂下寫作規則,讓後人遵循,寫作的方法是一層一層堆疊發展出來的。為什麼我要翻譯所有的杜詩?為的就是讓人們可以看到杜甫不僅僅是那個刻板的儒家。請問,你14歲第一次讀到這首詩,那時是否完全不知道蘇小小是誰?為什麼你被這首詩感動了?A:當時,我的確不知道蘇小小是誰。有些詩篇一開始不喜歡,後來重讀,發現感覺變了。文:梁玉芳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專訪前人的智慧令人感同身受 Q:你對中國古詩詞的好奇,起源於唐朝詩人李賀寫名妓蘇小小的詩。當你跟其他人解釋一首詩真正的意思時,人們會有一些特別的感受,跟他們從小所學的不太一樣,譬如〈蘇小小墓〉這首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會跟你期待的有點不一樣。
如果你像我一樣研讀50年的古詩,就不會對我會寫詩感到驚訝了。翻譯他作品的難處,在於他跟其他詩人的語言表達方式不一樣,很多漢學學者並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因為他們不熟悉這樣的用法,也就不知道杜甫實際想要寫的是什麼。
讓我說一個華人學生學習的例子。這是少數幾首可以輕鬆翻譯的詩篇,不論是閱讀中文或是英文的版本,都能好好享受讀詩的樂趣,那是因為此詩非常具有意象,可以讓你聯想出畫面,但如果是翻譯杜甫的詩,那就很困難了。
如果熟悉杜甫遣詞用字的表達方式,會發現他對文字的用法有一種幽默感。這樣人們就不會只覺得杜甫是一位嚴肅的詩人。
)這就是唐詩,盛唐時期的詩。這是一種社交媒介,人們可以分享詩歌。杜甫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很喜歡他,也翻譯他的作品。你也會如此嗎?A:是的,我作詩,但現在詩歌已經無法像唐朝那樣作為社交媒介使用了,因為感覺不一樣。
不論現在你是小孩、即將出社會的年輕人、成熟的中年人,或是邁入退休的老年人,每個時期都會有適合你讀的詩。Q:你寫押韻的詩詞作品嗎?A:我寫過,但不常寫。
這代表了解是有很多不同的層面,而且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感受及體悟。有些詩必須到某些年齡才讀得懂,這就是文言文詩迷人之處。
當然你不需要一開始就都知道這些,但你接著學到這裡面的意涵,開始欣賞每一段優美的詞句,然後就有愈來愈多、愈來愈深的感觸。杜甫與其雞的情況,猶如玄宗和無法掌管的節度使,所以他就蓋了一個雞舍,將牠們隔開。
〈蘇小小墓〉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畫面,是如此的優美。詩詞並未明顯表現政治信息,但內容的確是政治語言。唐朝還沒發展得很完全,當時的詩人從文字風格與內容凸顯個人特質。過去一群詩人聚在一起,能夠彼此輕易地、愉快地寫詩送給彼此。
我想杜甫也是第一個談到「雞屎」的詩人,他說因為不能忍受家裡到處都是雞屎,所以需要建一個雞舍。這與人們印象中的杜甫形象截然不同。
像他的一首作品,內容是關於他建了一個雞舍,他養雞是因為要吃雞肉,他需要烏雞,我保證在中國文學史上絕對沒有人寫過烏雞。Q:我們都覺得他的詩充滿了愛國情懷。
」 Q:你提到杜甫的作品非常難翻譯,可以談談其中甘苦?A:杜甫的作品是非常難翻譯的。人們不太相信杜甫是個有幽默感的人,但我認為他是唐代最有趣的詩人,我可以保證。